2007年11月29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老乡带老乡带进看守所
一个特大跨省盗抢团伙在乐清覆灭
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许勋磊

  温州乐清警方通过半年缜密侦查,辗转苏、浙、湘、黔数省,成功摧毁一个盗抢、运、销一条龙的特大跨省盗抢团伙,抓获犯罪嫌疑人44名,破获刑事案件242起,缴获作案工具汽车6辆以及追回赃款60万,涉案总价值500万余元。
  警方说,这个特大跨省团伙的成员基本上是湖南省麻阳县和贵州省铜仁县人,他们以老乡带老乡的方式,时聚时散在我省的温州、台州、宁波等地以及广东、福建、江西疯狂作案。11月28日,该案被移送检察部门起诉。

  山边铜棒企业凌晨遭劫
  今年4月24日,乐清市白石镇北新村的一家铜棒加工厂的3名工人正在加夜班。这家工厂位于村子的最东边,背面是山,前面是小溪,十分偏僻,但老板还是有防范意识的,他亲自在值班室看守,而且在厂房里安装了监控设备。
  凌晨,天下起了蒙蒙细雨。突然,厂房的大门被人强行打开,几个蒙面男子穿着雨衣拿着马刀冲进车间,迅速将工人和工厂老板控制起来,并把他们捆绑在车间的钢柱上。歹徒最先破坏的是2台用来监控的电脑主机,并将电脑的显示器扔进了小溪里。随后,20多个穿着雨衣的男子闯进工厂,开始搬运黄铜。他们开来的7座小面包车显然无法装运长达2米的铜棒,于是工厂的2辆小货车就成了他们的运输工具。
  一个晚上,这家企业几乎被洗劫一空,10余吨黄铜、2辆汽车以及2台电脑均被抢走,总价值约55万多元。

  越来越多的嫌疑人进入警方视线
  今年以来,乐清的一些企业的工业原材料频频遭遇窃贼黑手,被盗的企业大多位于山村。就在3月12日凌晨,象阳镇山前马村一家合金公司的仓库被盗银丝202公斤,损失价值69万元。公安部、省公安厅、温州市公安局先后将此系列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立为督办案件。
  专案组民警发现,在2起案件发生时,公司内几个湖南省麻阳籍的男子有反常迹象。经过深入调查,警方发现一个叫董某的麻阳籍男子最近出手阔绰。今年4月中旬,包括董某在内的6名嫌疑人被抓,他们交代了伙同他人盗窃工业原材料的案件,其中就有3月12号盗窃银丝案。
  然而,民警对这些人深入调查后发现,案情远非他们交代的那么简单。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盗窃抢劫团伙,以老乡为纽带,彼此交叉作案。一般的规律是,先派人去踩点;作案中携带刀具,若没有被人发现则盗窃,被人发现则实施抢劫;得手后由销赃团伙用汽车将赃物运离现场。10月13日,随着最后一名安徽涡阳县的销赃嫌疑人在乐清被抓获,这个盗窃团伙的嫌疑人达到了44名。

  处长的儿子如何成为盗窃嫌疑人
  据警方侦查,这个庞大团伙的犯罪轨迹从2003年开始。2003年,一个绰号为阿东的湖南麻阳人与3名老乡萌发了合伙盗窃私营企业的念头。2003年3月的一天,他们在柳市镇一家公司窃取铜件600斤,每人分得赃款700元。因为有了战果,越来越多的老乡加入了进来。此后,该团伙的一些成员又认识了以刘某为首的贵州铜仁籍抢劫、盗窃团伙以及以“小黑”、“胖子”为首的销赃团伙,并逐渐形成盗抢、运、销一条龙的特大团伙。
  团伙成员中,20岁的小刘引起了审讯民警的注意。小刘的父亲是某县外经贸局的局长,母亲是老师。2005年8月,因为恋爱遭到父母反对,小刘带着6万元压岁钱投奔了在乐清柳市务工的朋友。小刘一开始也想好好生活,他开过棋牌室却因为经验不足最终倒闭,不到2个月的时间6万元用得一分不剩。从小过惯富足日子的他难以忍受贫困潦倒的状态,在老乡鼓动下于去年9月参与了一起盗窃,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,先后作案十余次。民警说,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。出门靠朋友话说得没错,但是一旦你的朋友居心不良,带给你的只能是灾难。
  据悉,鉴于年底侵财性案件的增多,乐清警方正在全市开展法人创安工作。警方将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一一签订责任书,以提高企业的防范能力。